去年的跨年,是和在台北唸書的小學同學(大學學弟)以及工作的直屬學弟一起渡過(連結)的,那時正好大家都在台北,就相約師大夜市酒館小喝一杯,然後往台大生科館頂樓衝,看 101 煙火。
今年同學畢業了,學弟回老家 K 書,沒有人在台北和我一起跨年,更不打算像去年一樣做實驗,既然如此,就出發去 101 底下近距離拍跨年煙火。
才 10:00 PM,交通管制早已開始,人潮也開始聚集。
顯然這個戲碼每年不膩,在世界第一高樓之下欣賞煙火,至少它 2010 跨年還是世界第一高樓,還沒被中東某個杜拜塔超越。
大約 11:00 PM 開始,大樓外面的燈光開始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變換顏色。而在倒數前一分鐘,整棟大樓全暗,群眾得到暗示,情緒開始亢奮起來。之後,隨著讀秒倒數,大樓逐層點燃煙火,漸漸往上昇,直到 00:00 爆發的那一刻。
本來在 101 底下只是圖個「現場」的近距離過癮的,比起去年在台大遠距離觀看煙火(而且風向不良只看到一團光,之後就是包著大樓的一大團煙)聲光效果會好一點,不過今年也正好因為就在 101 底下,才知道原來煙火並不是只有圍繞在 101 大樓四周做顏色先後排列的變化而已,煙火陣仗施放之中,有好幾個是「心」型的煙火,第一次見到,設計相當特別。也是在 101 底下才能見到,如果是像以往在遠處觀看,應該是分不出來的。
在 101 大樓下,聲光效果是不錯,每次煙火爆發的時候,都有被爆炸震到以及熱力撲面的感覺。但我搞不懂為什麼煙消雲散之時,大樓上顯示的那標語,文法粗俗到極點,完全不能用正常的英文理解,又不能完美的翻成中文。大家都希望 Taiwan 在來年會更好,可是為什麼就不能弄個好一點的英文,或是用個溫馨的圖像像是去年的愛心表示呢?
也是趁著跨年熱鬧,平常不能做的事情,有人趁此時機來做。信義鬧區平常是不能放煙火的,結果有人乘興就在馬路上點起煙火來。
正要回家之時,迎面而來的居然是自己帶校園服務及普生實驗的學生,帶了一票跨年團,在此巧遇,應要求幫她們操作單眼相機拍幾張合照,也請她幫我和 101 大樓照張相。
這也是台北市人群密度最高的時刻。街上滿滿都是人,公車加開了,可是人還是塞不進去,比以往的尖峰時刻還要塞,沙丁魚罐頭都要黯然失色。而天橋則因為民眾太多而暫停開放登橋以免倒塌。
台北市政府也在交通運輸上加派人手,好多輛公車今夜肩負著跨年接駁公車(收費照常,但走大馬路捷徑快速輸運人潮)的任務,而捷運則全線營運至四點,所以才會出現晚上一點多,捷運公館站還亮著燈開著大門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