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樓梯,想要靠近點看輻射飛椅拍拍照,才發現原來樓梯的旁邊是個加長的水泥溜滑梯,有三層樓高,對小孩子來說可是個巨型玩具,忘了自己有沒有玩過(應該是有),但還真的想趁四下無人、沒人看見的時候,上去溜它個幾趟,只是這四下無人的條件,是不可能出現的。假如這時我有小孩 XD,我一定會搭順風車去玩。
原來樓梯的底部出口是靠近後門,這和我記憶中的地圖稍微有點出入,我以為那個粉紅色的童話大門是矗立於前門。
走下樓梯,在輻射飛椅的旁邊就是碰碰車。
繼續在園內穿梭,第一個目標還是湊到咖啡杯旁邊去。旁邊的售票亭,還有大王椰子樹,這些可都是從我小時候保存到現在的活記憶哪!
還有兒童樂園的招牌標誌,摩天輪。小時候有沒有坐過摩天輪,我已經沒有確實記憶,但趁著今天大改前兩天我是一定要坐的。
摩天輪的旁邊,傳來兒歌的聲音,一列小火車從旁駛過。實在是離開兒童樂園太久,看到摩天輪旁邊的峽谷列車,一時居然還想不起來有這個東西,直到看到火車鑽進隧道的畫面,還有小巧的軌道換軌設施,才想起小時候曾經坐過,這才回憶起十八年前的記憶。我還特別半蹲著,在軌道旁拍照,模仿當年只有 100 公分左右的身高,來看這些東西。
繼續往裡面走,沙坑、小花園,在小花園看到兩架七四七飛機模型,兩架「兒童號」,那看得我心裡大笑不止,雖然同樣是七四七,那麼老舊的機型,現在在天空上早已退役,以新機型取而代之;然而介紹牌上的文字仍然是很「科學」的介紹這一「高科技產品」,同時恰巧也保存了二十多年前的為文習慣,現在的介紹牌雖不這麼老土老學究,但資訊錯誤、句子不通順或用字不精的情形卻是處處充斥。
在花園裡還有個大地球,目的是讓小朋友找到五大洲,以及一些主要的國家。當年在我們小時候,政策與教材,宣導的都是「地球村」的觀念,地球儀也成為這樣觀念的一個 icon;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當我看到那樣一個大地球擺在這樣一個地方,我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全球暖化」。
來到兒童樂園,除了碰碰車、摩天輪以外,總不能錯過旋轉木馬。我記得當年確實玩過旋轉木馬,今日舊地重遊,我卻不敢上去(一個人玩這個東西總覺得怪怪的),所以只敢在旁邊拍照記錄。
以前小時候總覺得兒童樂園不小,長大了以後回來一看,才意識到它其實不大,在我走到旋轉木馬時,發現自己已經來到園區的邊緣,可以往外看到圓山橋還有那一帶的市區,同樣的風景在我記憶中並不陌生,可是我記得我小時候,高架橋好像比現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