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考完這學期最後一科的分細生期末考,這次考的範圍有組織學、癌症生物學、還有免疫分生。

  癌症生物學的部份是陳紀雄老師教的。講到癌症生物學那門課,真的是要「歐樂」(台語讚美之意)一下陳紀雄老師。

  按照慣例,這回我們還是組了讀書會,三個人負責三個老師的範圍,我負責的就是陳紀雄老師的範圍。

  陳紀雄老師上課,有很多人抱怨聽不懂他的口音,因為他最擅長的語言是英文,第二擅長的是台語,再來才是中文、法文、德文之類。因此口音夾雜各方腔調,英文聽力不好的學生上課會覺得比較吃力,聽不懂台語的人又無法理解他上課隨機帶出的笑話。

  癌症的發生,以上皮細胞衍生(Epithelial cell-derived)的癌症種類最多,發生率也最高,除了跟年齡增大,細胞修補能力下降有關之外,絕大部分是因為這些細胞最容易接觸到致癌物(carcinogen)。在華人圈子裡面就有一些生活習慣上的印證。陳教授是這麼描述的:

  「喜歡抽菸啦、齁久(喝酒)啦、出香齁辣(吃香喝辣)嘛齁(烤肉、臘腸、麻辣鍋...etc.)、欸欸欸......常常找檳榔西施啦(檳榔引發口腔癌)......」

  因為見多識廣,加上個性,他的描述和註解常常很另類。

  「所以咱這邊,癌症的發生原因:抽菸、喝酒、檳榔西施....不不不不是,是吃檳榔!」 (全班噴笑)

  那在美國沒有人吃檳榔,為什麼口腔癌還是美國男性,尤其是棒球運動員的前十大死因呢?

  「Chewing tobacco (嚼菸草提神)啦,你如果有空去美~國的棒球場一看,那個看台下的休息區,喔!噴來噴去,胎戈嘎背系(隊員嚼完菸草隨地吐,噁心得要死)!」

  註解也很妙,陳教授是在課堂上用英文說的:"Short-term enjoyment, long -term payment."

  他也很喜歡挑學生回答問題,都會給點 hint ,要學生推論,推錯了沒關係,再多點幾個,讓大家來投票看哪個答案比較合理。只是有些學生,常常被點到,所以被嚇到,然後就呆在那邊,有點畏畏縮縮的(畢竟眼前這位可是 Michigan Uni. 的博士、Post-doc. research 在洛克斐勒大學,畢生都在研究癌症的大學者呢)。

  「免驚啦!你沒講怎麼知道是錯的?你在這邊講,『陳某人』洗耳恭聽啦!(伴隨招牌的加菲貓微笑)」

  一直以來,我都是最喜歡上他的課,除了因為他是校內少數具有全英文授課能力的老師以外(學校一直在鼓勵教師可以用全英文授課,但是學生的英語水平還不夠讓老師們放心,所以一直都沒有課程真的這樣做,除了分細所碩二的 seminar 以外),還有他一針見血、完全命中的註解,不論是用英語、台語還是中文(還常常用到成語形容喔),都非常直接,一聽就懂,而且還有他的幽默和笑話。例如今年的癌症生物學,他拿醫院的 H&E 染色病理切片 show 在投影片上,告訴我們從組織上可以看到哪些癌症細胞特有的特徵,講完以後才告訴我們那是去年十月從他身上切下來的 sample。

  「我是不知道你們怎麼看這片啦,偶覺得它很漂亮啊!(再度加菲貓微笑)」

  陳教授的快人快語,還有一次是發生在兩年前我們班,既然癌症細胞的染色體可能出狀況,他點我們班同學問,人體的染色體正常有幾對?」

  同學A:「20!」

  陳教授:「喔?我要找你們大老闆(系主任)算帳喔!啊你咧?你說有幾對?」

  同學B:「21?」

  陳教授:「哎呀我再給你們班一次機會啦!多少?」

  同學C:「23!」

  陳教授:「二十三!對嘛!(轉向同學A)You should feel ashamed of yourself !!! 」 (全班爆笑)

  但在我這次準備分細生讀書會,複習的過程,我是真的對他的 knowledge 極為佩服!癌症的發生,細胞和基因的變化,種種種種,是很複雜,牽涉到很多方面的一件事情,上課就聽老師講一張投影片可以從癌症發生率,講到類型,講到這個現象的歷史背景,又講到是哪個基因的第幾號 base 出問題,導致哪種胺基酸或蛋白質出狀況,使得細胞中哪一種功能發生失調,每一個數據他都說得清清楚楚,真的是很不簡單,而且我們考完早就忘記大半了的 signal transduction 和 cell cycle 的一些調控,他比我們還懂,一連串念下來:

  「從 normal cell 拿出來的 p53 ,把它 transfect 到 tumor cell 裡面,喂!結果 tumor cell 的 phenotype 變成正常的,而他們去研究 tumor cell 的 p53,發現 mutation 一大堆啦。所以, p53 是 tumor suppressor,它同時也是 transcription factor ,會去調控 p21(cell cycle 的東西),調控細胞分裂......」

  「這些人去做研究,結果發現 tumor derived-Ras 有 point mutation ,在 aa11, aa12, aa16 ,導致 Ras 的 conformation 改變啦。這個 Ras 呢,在 signal transduction 中,有 GTP/GDP cycle ,Ras-GTP 會活化傳訊,Ras-GDP 不會傳訊,那種 mutated Ras,上面的 GTP 下不來,就一直被 activated,一連串,會使得 MAPK 一直在作用,MAPK 影響 cell proliferation ,所以會 keep cell deviding....」

  這些被我們許多同學視為畏途的 signal transduction 和 cell cycle 的知識(很複雜、卻又環環相扣,容易混淆),老師居然能夠兩邊的知識都能旁徵博引,而且不看投影片,也沒帶講稿或提示,就在教室裡面趴趴走,行雲流水邊走邊講,實在是太厲害!還有一些歷史性的研究人物,像是提出 two-hit hyppothesis 的 Alfred Knudson 醫師,因為自己臨床的經驗,想要更進一步去了解癌症和家族遺傳的關係,結果跟醫院申請留職停薪,自己跑去 Cal-tech (加州理工學院),才花了兩年,就拿了一個統計學的 Ph. D 回來(真是嚇死人)。他的時代跟這些有名的歷史人物都有重疊,都在美國聯絡過或是見過面,像是 1994 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 David Baltimore、Howard Temin、還有提出 DNA 雙螺旋結構的 James Watson ......這些人都跟他存在於同一個時代過,因此他可以把分子生物學發展的歷史,從頭說到尾講一遍給你聽,如數家珍。至於實驗,更是熟悉,因為所有的分生實驗都是在他博士班或是博士後研究時備發展出來的,他還可以比較不同實驗的優劣,也是不用投影片或講告就可以從頭講到尾。哪像我們學生,常常只有知其一二,我在準備他的上課內容時,還要回去看講義上我的筆記,邊看邊講,真是差太遠了!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 master ,學術上極為頂級的老師!

  只是當我同學知道我聽他上課很輕鬆都不會聽不懂,反而其它他們聽得懂的老師我念得相對不順利,都不是很能想像就是了,我也不能想像怎麼我們差別這麼天南地北,但我聽陳教授的課就是很輕鬆順利,一直都是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od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